
挑选这一档次CPU的用户往往并不把价格放在主要因素,性能预期和用途环境更具代表性。按照当前i9-9900系列在高端Intel用户心目中的地位,下一代i7-10700或许可以集成i9-9900这一“优良传统”。毕竟对于个人用户而言,8C/16T的高主频CPU更具性价比。

同样的,在i7-10700 vs i9-9900的评测对比中,二者的差异仍可视为“误差”:

堪称“双胞胎”的i7-10700 vs i9-9900
总结
首先对苏姿丰女士带领下的AMD表示由衷地敬意,没有Ryzen的努力,哪能换来10核心20线程的酷睿?然而,第10代酷睿处理器的先期售价仍不乐观:据报道,针对Z490芯片组的改良还在继续,满载功耗超过300W的i9-10900KS对主板的电气设计要求太高,保频率还是保电压,对于主板商来说横竖都算是一道送命题。

TDP:125W,全负载300W+的出厂灰烬了解一下
鉴于LGA1200现有的产品结构,笔者乐观预计i3-10100、i5-10400F、i7-10700这三款处理器将获得不错的市场反响,与之配套的H410、B460系列主板目前基本落定。而面向高玩的十代i9目前处境依然还是比较尴尬,毕竟Ryzen9 3950X的规格、性能、功耗甚至架构方面都具备一定优势,按照业界对i9-10900KS的普遍预计,¥4999的售价怕是难以避免,就看彼时高(奢)玩用户的最终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