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FB每天5亿的活跃使用者中,有80亿个影片浏览次数这惊人的数据来看,就知道只要熟悉社群媒体营销的操作,让更多消费者看到你,就有机会将你的产品或服务卖得更多。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93%的消费者现在会透过社群媒体来做购物决策,而在这其中,有90%的消费者会信赖同侪。因此,建立一个甚至是多个属于你的社群媒体平台是重要的。
就台湾市场来说,目前主要使用的社群媒体以Facebook为大宗,再者则是Instagram,国人爱用的通讯软件LINE也后来居上;国外比较知名的除上述二者之外,还有Pinterest和Twitter,甚至是Reddit也榜上有名。
因此作为电商的你经营社群媒体来推广自身绝对是非常必要的,除了原先招揽主要目标客群的方法之外,你可以透过小测验或是活动做宣传。比方你可以说举办一个吸引人的UGC活动,让潜在消费者参与并免费在他们的社群媒体上为你的活动广告;又或者是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测验,像之前提到Birtchbox建立一组测验,由5个题目为消费者找到最合适的面膜,默默给予消费者购物指南。
卖高尔夫球的Forte也建立在线测验,让消费者选出最合适的球。
或者是根据你的TA特性,到他们会出没的粉丝专页,反追踪,邀请这些潜在消费者为你的粉丝专页按赞,藉此增进网站流量。
另外在社群营销上也需要使用一些技巧,才能大幅提升被看见的机率:
最基本的贴文优化绝对是不可少的,象是图像化信息、提供优质的图片,再者则是要分享对的内容,根据你的网站、你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让读者看见你的独特之处,两者之间必须有一致性。
另外,在贴文中使用主题标签(#Hashtag)是一个好的分类方法,让有此种使用习惯的读者能在短时间内找到他们感兴趣的议题,在Instagram的使用频率也较Facebook来得多。
再来则是多多与粉丝互动,让他们知道你的粉丝专页不仅仅是一个营销的窗口,你很在乎他们对你所张贴的内容作何反应,同时也可邀请读者给予进一步的反馈,基于算法之故,互动多的动态也容易出现在潜在客群的涂鸦墙上。
6. 口碑营销
口碑营销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和社群营销有所重叠,比方说举办活动,请亲朋好友在社群媒体帮忙分享你的粉丝专页或是按赞,习惯性的在贴文末端邀请读者、使用者留言,抑或是埋下让人想要留言的伏笔,诸如「拍张照告诉我,你们穿起来好看吗?」、「你的那杯咖啡好喝吗?」等行动呼吁(Call to Action)。
付费打知名度的口碑营销的方式则是知名网红帮忙,象是部落客、影音部落客或是粉丝专页、Instagram上的红人客座投稿,合作方式可根据你的需求与对方做调整,比方说从粉丝人数、涉入程度、触及率开价。
7. 折扣优惠
「限时下杀」是常见导流量的方式之一,但网站不可能随时随地都在做促销活动,因此必须根据经营理念与目标,每一季或是每一年制定营销策略与计划,甚至是跟随潮流和时事做销售折扣上的调整或推广。
8. 异业结盟
异业结合好比说可以找寻理念相同但在不同产业走跳的人一起合作,象是他们办活动时让自己成为赞助商,甚至找机会发言,或是找知名的大型活动做赞助宣传、试用推广。
例如你所经营的理念是环保,那么就试图在与其相关的议题或场合上,增加自己曝光的机会;甚至是落实在地推广,象是南投竹山《天空的院子》民宿创办人何培钧在当地打造了创业奇迹。举大型的活动来说,如金马奖影展,有许多保养品都会想尽办法成为赞助商,除了在影展开始前放映的广告之外,也会在公关礼品袋里面赠送产品,让参与的影人、经纪人和影迷都能更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品牌。
9. 下广告
最后手段要冲高流量的方式,就是多花点钱下广告了。不论是在TA常出现的网站、Google、社群媒体,都是能为你的网站带来流量的方式;甚至是在上述的在线课程平台、群募平台,你也可透过跟媒体合作(发新闻稿、上新闻)增加讯息传播的速度。当然在下广告的时候,也要配合销售促销活动或是独特的UPS才会比较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