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徐勇认为:“不管是货拉拉还是快狗打车,都并未对同城货运带来更加革命性的改变,偏向于C端的业务模式也使其发展路径是通过补贴烧钱来圈市场,因此越到后面就更容易受到资本的影响。”
毕竟,滴滴主导合并快的人尽皆知,之后滴滴成为市场呼风唤雨的霸主,货拉拉自然想做下一个“滴滴”。
货拉拉杀敌一千自伤八百
货拉拉一直在等待开战机会。
今年6月11日,有媒体报道,快狗打车正在大量裁员,比例达到了50%,有部门直接被整体裁撤。
不过该消息很快就被快狗打车否认:“公司近期根据绩效结果进行人员优化,调整比例未超过员工总数的3.5%,属于正常人员流动变化。”
有业内人士告诉锌刻度,长年的亏损令其不堪重负,压力不容忽视。
数天之后,货拉拉宣布每公里运费从3元降低至1.8元,降幅为40%,狠狠地捅了快狗打车一刀。
需知,之前货拉拉原本就比快狗打车便宜一点:同样小型面包车跑5公里路,货拉拉花费30元,快狗打车花费33元。
快狗打车
大幅降低,货拉拉能否承受呢?这要从货拉拉与快狗打车的打法区别说起。
货拉拉的打法是会员模式,分为初级会员、超级会员等多个档次,不同档次的会员享受不同的服务,譬如2018年每月缴纳99元一天可以接两单,而每月缴纳699元则可以无限接单;快狗打车的打法是抽成模式,每单都要上缴10%的佣金。
简而言之,双方都依赖司机群体而活,都是通过收取服务费生存,只不过一个是事先收费,一个是事后收费。
本质上来说,没有区别,只不过有一个时间差:快狗打车的司机随时可以退出,而货拉拉的司机则不可以,且交了保证金1000元,这个合同终止后3个月才能退。
“货拉拉变相地绑着司机一起打价格战”一名互联网观察人士打趣道。
面对货拉拉的“王炸”,快狗打车选择不跟。
其实,快狗打车曾经招募过一批滴滴的前员工,用过滴滴的烧钱打法,结果并不理想。
与快狗打车角力短时间内难以分出胜负,货拉拉如何平衡司机群体的利益考验着其智慧,“后院”火势倘若止不住,又何谈正面战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