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此次并购而言,TCL科技敢于在屡次失败后再次尝试,数次并购失败经历在前,着实很难让人相信TCL科技能够在这次中环并购中成为赢家,毕竟并购不只是看运气和财技,还得看后续的业务整合和长期管理能力。
基本没有整合产业链能力
国有控股企业混改,目的在于进一步盘活企业的活力,让其他民间资本进来激发企业的长期发展潜力,并有效拉动产业和行业的发展。参考之前的联通混改,引入的都是实力投资者,包括BAT、京东等。
在中环集团的混改中,由于是100%股权转让,所以国有资本在选择最终受让方时,更加会参考受让方的管理能力和资本运作能力,一是能否在混改后有效整合业务,发挥出1+1>2的效果,具体看就是能否将中环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子公司的业务进行有效整合,产生更强的营收和盈利能力;二是能否在100%股权收购后,有效通过资本运作梳理好各个公司之间的关系。
要满足这两个条件,TCL科技可能比较吃力。一方面,TCL科技本身的业务经营目前正面临不小的挑战。根据年报,2019年TCL科技营收同比下滑超33%,扣非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滑超85%。
去年显示面板价格降至低谷,TCL科技因此元气大伤。TCL科技的业绩也说明,其目前仍然面临着来自自身和外部的双重严峻挑战。“亚健康”状态下的TCL科技,现阶段的经营管理能力令人担忧。
此外,在产业链上,TCL科技的半导体业务目前仍处于发展期,上下游资源整合能力尚不成熟,对于追求产业快速整合的天津国资委而言,显然TCL科技很难满足这个硬性要求。
另一方面,TCL科技虽然背靠TCL集团,但是在近几年的频繁资本运作下,TCL科技这家上市公司现金流似乎不在状态。根据年报,2019年TCL科技投资现金流出达到了317.32亿。
在经营管理、现金流等压力下,现在的TCL科技很难满足国有资本对混改受让方的严苛要求。
综合来看,既不具备资金实力,又缺少产业链整合能力,还在并购中摸索前进的TCL科技高调参与此次约110亿元的并购事件,试图一蹴而就,极有可能还要面对重蹈过去的覆辙。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