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目前正在解读《thinkpad的s系列和x系列的区别(实测ThinkPad系列对比分析)(2/3)》的相关信息,《thinkpad的s系列和x系列的区别(实测ThinkPad系列对比分析)(2/3)》是由用户自行发布的知识型内容!下面请观看由(国外服务器 - www.2bp.net)用户发布《thinkpad的s系列和x系列的区别(实测ThinkPad系列对比分析)(2/3)》的详细说明。

这一点从最近一段时间ThinkPad发布的产品不同属性的确能看得出来。采用柔性屏全折叠形态的ThinkPad X1 Fold就有着明显的探索意味,这是整个PC行业第一次将全折叠形态进行了商用;ThinkPad X1 Nano则是在ThinkPad X1 Carbon这样的均衡产品基础,进行的极致轻量化方向的结果,它发布之时我就断言:这货不愁卖,907克重量的它充分迎合人类懒惰的本性。而专访中王忠也说ThinkPad X1 Nano的销售情况远超他们当初的想象,供货一直都非常的紧张,但更让他们开心的是ThinkPad X1 Nano的热销并没有对ThinkPad X1 Carbon的销售带来影响,反而吸引了更多增量的客户。别看ThinkPad X1 Nano那么轻薄,但因为主动散热系统设计优良,它的功率释放甚至还超过新发布的ThinkPad X1 Titanium,真是一台火力十足的小钢炮啊!

X1 NEXT计划的终极践行


thinkpad的s系列和x系列的区别(实测ThinkPad系列对比分析)(2/3)


在ThinkPad X1 Nano的文章中,我提到了2016年大和实验室启动了一个名为“X1 NEXT”的项目,其目的就是用于探索未来几年超轻薄笔记本电脑在尺寸、外观、形态、重量、屏幕以及材质等诸多方面的可能性,ThinkPad X1 Nano以尺寸和重量之名,脱胎于“X1 NEXT”项目,ThinkPad X1 Fold以屏幕与形态之名孵化,现在,材质之名就由ThinkPad X1 Titanium来承载——钛金属与碳纤维的合璧,材料科学的魔力让它成为史上最薄的全功能ThinkPad产品。


thinkpad的s系列和x系列的区别(实测ThinkPad系列对比分析)(2/3)


钛金属是什么这里就不解释了,喜欢航空航天或是军迷对这玩意儿的特性肯定非常熟悉:在同等重量的情况下,钛金属几乎是硬度最大的金属了。而向来对产品耐久性有着执迷追求的ThinkPad工程对这种材料也并非第一次运用了,早在世纪之交的ThinkPad T2X和T3X时代,钛金属就已经有过运用,到了2005年,作为ThinkPad首款宽屏商用笔记本推出的ThinkPad Z60,部分型号更是采用了钛合金顶盖,但它的市场表现不算理想。随后到了2008年,大和实验室着手启动从X300到后来X1的研发工作,引入标志性的碳纤维材质,昂贵的钛合金也就被封印了起来。


thinkpad的s系列和x系列的区别(实测ThinkPad系列对比分析)(2/3)


到了“X1 NEXT”项目,源于对机身厚度的极致追求,11.5mm的最终通体机身厚度(一定记住,这款机器并没有采用楔形设计)对材料特性提出了前所未有挑战,比如ThinkPad X1 Titanium的A面厚度只有约1.1mm厚,而屏幕尺寸并不小,为13.5英寸,这样大的面积仅仅依靠碳纤维已经无法通过大和实验室的强度测试,所以钛金属又重回视界——步入无人区的挑战是需要新鲜血液的。最后,ThinkPad X1 Titanium在0.3mm厚的钛金属板上贴合0.7mm厚的碳纤维,兼顾轻薄、高强度、高韧性、高模量多种维度需求,构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A面。同时,在总共厚度仅有8mm左右的C面与D面,采用了镁铝合金材质,提升强度。为了在这种厚度的机身中容纳下同样多的零件,ThinkPad X1 Titanium还一改流行的多层主板设计,将零件分散排布,与防滚架整合,从而进一步降低对厚度的需求。


thinkpad的s系列和x系列的区别(实测ThinkPad系列对比分析)(2/3)


但是,仅有材质的整合还不足以催生出这台史上最薄的ThinkPad X1 Titanium,在1.15kg的重量下,有一块4096级压感的触摸屏和Yoga 360°翻转形态,有达成Intel Evo认证的性能平台,有1.35mm键程的键盘保证ThinkPad的祖传体验,有搭载线性马达的全点触按压ForcePad触控板,有叶片仅3.2mm厚的风扇构成主动散热系统保持性能释放,有随时在线的5G模块,有具备AI能力支持的HDP智慧眼——这项功能我在ThinkPad X1 Nano上的体验是相当满意。

ThinkPad X1 Titanium是一台史上最薄的ThinkPad笔记本,但所有ThinkPad的完整基因它都一个不落悉数全部囊括,这恐怕才是最难得的。它是“X1 NEXT”项目的又一终极诠释,同时也践行了ThinkPad对未来的坚持,这一点如王忠所说:“ThinkPad X1系列从诞生到现在都是以极致超便携为追求,且在追求极限的同时,还要保持足够的性能输出,在任何时候,ThinkPad都不会丢掉生产力工具的属性,要保持高性能的超便携。”

提醒:《thinkpad的s系列和x系列的区别(实测ThinkPad系列对比分析)(2/3)》最后刷新时间 2025-03-21 11:09:14,本站为公益型个人网站,仅供个人学习和记录信息,不进行任何商业性质的盈利。如果内容、图片资源失效或内容涉及侵权,请反馈至,我们会及时处理。本站只保证内容的可读性,无法保证真实性,《thinkpad的s系列和x系列的区别(实测ThinkPad系列对比分析)(2/3)》该内容的真实性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