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目前正在解读《BATH四巨头鼎立,中国云市场将走向何方?(3/3)》的相关信息,《BATH四巨头鼎立,中国云市场将走向何方?(3/3)》是由用户自行发布的知识型内容!下面请观看由(国外服务器 - www.2bp.net)用户发布《BATH四巨头鼎立,中国云市场将走向何方?(3/3)》的详细说明。

IDC发布的《中国AI云服务市场2020年度研究》报告显示,百度智能云率先在业内打造AI原生云计算架构,成为“天生适合跑AI的云”,2020年,平台在AI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排名第一,其AI应用全面开花,实现多行业落地。

/ 03 /

架构升级背后

“四朵云”在讲什么新故事?

云计算的世界里不存在闭门造车,也不存在偏安一隅。虽然四家巨头在各自领域建立了超高的护城河,但行业竞争的重心已经从基础设施建设转移到应用层,并且不断向更多细分行业渗透。对巨头们来说,一方面需要在自我壁垒的基础上不断横向进化,相互进入彼此的领地;另一方面,也开始了大规模的架构重组,讲起新的商业故事。


BATH四巨头鼎立,中国云市场将走向何方?(3/3)


2020年9月,阿里巴巴将钉钉团队融合进阿里云,“云钉一体”战略正式落地。其中,阿里云充当“水电煤”,为企业搭建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底座;钉钉则类似于“Windows”操作系统,帮助企业开发并使用不同的应用。本质上来说,“云钉一体”是一站式提供“IaaS(基础设施服务)、Paas(平台服务)、Saas(软件服务)”深度融合的服务。

可以想象,随着云市场“修路搭桥”阶段的结束,未来SaaS服务层必将成为最具竞争力的领域。“云钉一体”战略的实施,是阿里云提前卡位应用层,率先拿到企业级市场的“卡位之战”。

2018年9月,腾讯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全面拥抱产业互联网;今年5月,CSIG宣布新一轮架构升级,并提出扎根行业、深耕区域、加强业务协同的三大战略:即扎根行业,打造最懂行业的作战部队;深耕区域,推动数字化下沉;通过“加强整体平台的健康运营、加强业务协同”来提升运营效率。

不难看出,此次战略升级,腾讯想要继续向产业互联网领域深扎,提供更贴合数字化需求的行业解决方案。为此,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提出了打造用户、技术、安全、生态引擎四位一体的方法论,将用户理解、前沿数字技术引入产业,塑造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安全底座,持续推动产业互联网的生态开放。

今年4月,华为云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架构调整,组建于2018年年底的Cloud&AI BG被撤销,华为云不用再担负营收指标,重回BU(业务线)。Cloud&AI BG主要包括Cloud BU、计算产品线(服务器等)、数据存储与机器视觉产品线,2020年初被确立为华为的第四大BG(事业群)。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说:华为云不是传统硬件设备的领先优势,必须构建卖云服务的能力及支持面向客户提供云服务的运营、运维能力。显然,华为是想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实现云业务的轻装上阵。在此之后,云业务成为独立的业务线,不再和服务器、存储等硬件捆绑,实现从卖硬件到卖服务的思维转变。

2020年,百度智能云确立了“以云为基础,以人工智能为抓手,聚焦重要赛道”云智一体战略;今年7月,平台又宣布战略、架构、产品、生态四大层面全面升级,推出“云智一体2.0”,形成了云为底座、深度学习平台“飞桨”为核、生态为翼的全新体系。

对于新战略,百度CTO王海峰做出了解读,“云智一体的‘云’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安全、稳定、灵活的数字化底座,‘智能化引擎’为智能化升级提供领先的创新技术和平台。”归纳起来,就是通过将智能技术与实践经验输出为企业赋能。

总体上来看,四巨头在云计算的道路上不断试错、奋勇向前,无一不是想在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中坐拥红利,为接下来产业互联网的全面爆发积蓄力量。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云计算作为潜力巨大的增量市场,未来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节点财经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节点财经不对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提醒:《BATH四巨头鼎立,中国云市场将走向何方?(3/3)》最后刷新时间 2025-03-21 11:25:47,本站为公益型个人网站,仅供个人学习和记录信息,不进行任何商业性质的盈利。如果内容、图片资源失效或内容涉及侵权,请反馈至,我们会及时处理。本站只保证内容的可读性,无法保证真实性,《BATH四巨头鼎立,中国云市场将走向何方?(3/3)》该内容的真实性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