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公司抢注了「纽巴伦」商标,私自扩大了产量,生产了大批印有「N」字样的复古鞋,对品牌市场造成了不小的损害。最终,New Balance 取消了这家公司的独家代理权,默默地退出了中国内地市场。
但发展迅速的中国市场还是让 New Balance 舍不下,最终他们在 2003 年杀了回来。这次没被代理抢注商标,他们自己在中国商标局注册了 New Balance、NB、N 字母等系列商标。代理商则使用「新百伦」的译名进行宣传营销。
但这次,New Balance 又没有将汉译名字注册为商标。

New Balance 的商标布局失误成了其他商家眼中的「商机」。一时间,纽巴伦、新百伦、纽巴伦斯这些与 New Balance 相关的汉译名称被注册为商标。从商标权的角度来看,New Balance 不能用这些译名商标,否则就会被提起诉讼。

在近期,New Balance 终于告赢了一个山寨品牌。虽然它接下来还要面对新百伦领跑、New Bai Lun、漫步新百伦等几十个山寨品牌的围追堵截,但能够赢下今天的官司,已经很值得庆祝了。
New Balance 两次上诉的不同结果,也是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变化的一个缩影。

商标之争,不止一个新百伦
像 New Balance 这样陷入商标争议中的品牌并非少数。最近引起讨论的商标诉讼就包括乔丹和乔丹体育的商标之争,李小龙女儿对真功夫发起的诉讼,无印良品的商标争议。
其中最知名的就是打了 8 年官司的「乔丹」商标。大部分人都以为乔丹体育是迈克尔·乔丹自创的运动品牌,运动剪影是他,名字是他,又是专业做运动装备的。直到 2012 年迈克尔·乔丹作为申请人提出撤销申请,请求撤销乔丹体育公司的第 6020578 号乔丹及图商标的时候,大家才知道,这也是「李鬼」。

这个李鬼的蹭热度是全方位的,不只用对方的名字,剪影,甚至申请了百余项和迈克尔·乔丹极为相似的商标注册,连乔丹儿子的名字都没有放过。更狡猾的是,他们注册的商标还利用了中文语言体系壁垒,注册了「qiaodan」和「QIAODAN」商标。
这个李鬼还赢过了李逵。在 2014 年至 2015 年,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分别对纠纷案进行了一、二审,迈克尔·乔丹均败诉,因为法院认为迈克尔·乔丹并不拥有汉语拼音的「QIAODAN」姓名权。

乔丹随后继续上诉。
而在今年 3 月 4 日,最高院作出了终审判决,撤销了原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行政裁定、北京两级法院的行政判决,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对诉争乔丹及图商标重新作出裁定。
可以预想,在我国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后,乔丹应该很快就能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判定此类纠纷时,拥有商标权的商家是否有生产相应类目的产品也是一个关键点。毕竟生产了商品的可能是山寨生意,但连产品都没生产就很可能是提前卡位的坐地起价了。
比如特斯拉这个品牌。在这个美国电动汽车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前,就有一家中国本土的公司注册了特斯拉商标。但这个公司并没有使用「特斯拉」开展任何实际业务,属于抢注商标。因此,法院也对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做出了有利的裁决,授予他们在中国使用「特斯拉」品牌的权利。
而无印良品的故事则和乔丹的故事更为相似。日本零售商 MUJI 在 2005 年进入中国后发展顺利,但当他们开始销售 MUJI 的床上用品时,它们就被一家北京的纺织公司告上了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