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在讨论“地摊经济”。
作为一个老妈摆摊30年,从小在大街上长大的孩子,我心里真是感慨万分。
摆地摊赚钱吗?
做生意嘛,总是有人亏钱有人赚钱,但是熬下来的确实比普通上班族赚得多一点。
可这背后的辛苦,也是很多人难以承受的。
我妈妈小的时候,没有获得很好的教育机会。
十几岁从农村进城,靠着为人机灵,又吃苦耐劳,就开始了摆摊创业。
我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在摆摊的柜台里睡觉,两三岁的时候,已经学会卖货了。
从小在大街上,东家一口饭,西家一口水的长大,这些年也看了不少做生意的故事。
很多朋友好奇,摆摊真的赚钱吗?
任何一项生意,肯定都有人赔本。
但是说实话,相当一部分还是比普通上班族赚得多的。
就拿我妈妈举例,一个女人,靠摆摊供养我和妹妹两个人读书。
我们出门见人,衣服虽然不是什么名牌,但永远都是干净整洁的;日常吃饭,也都是正常的家常菜,水果零食也从未短缺过。
除了我妈爱子如命之外,也有一方面原因是摆地摊收入其实还可以。
虽然看起来灰头土脸,但我妈妈的月均收入,抵得上当地两个上班族了。
(当然,小城市平均工资很低。)
只要踏实肯干,身边靠小本生意发家致富的并不少。
卖豆腐脑的叔叔阿姨,靠着早出晚归,用一碗又一碗豆腐脑,在当地盖了两栋楼,养出了两个大学生。
最夸张的一家,是街口卖糖葫芦的。
他家的女儿,是我的小学同学,小时候常常在一起写作业。
我到现在都记得,他们最早租的两间小房子里,摆满了串糖葫芦的山楂,还有煮化的糖浆,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但是卖糖葫芦的阿姨,干活真的拼命,而且很有经商头脑。
十几年前,他们第一次在小县城推出了“升级版的冰糖葫芦”,从原来单调的山楂糖葫芦,摇身一变花样多了起来。
山楂里面夹绿豆沙、夹红豆沙、草莓糖葫芦、橘子糖葫芦……
好吃又新奇,一下子在当地生意爆红。
(现在这种糖葫芦很常见了)
紧接着,他们注册了商标,把糖葫芦卖到了各个学校的小卖部,开了很多连锁经营点,完成了本金积累。
据传,目前购买的店铺有几十间,房产也很多。
这些年来,都说摆摊不行了,被网购冲击的很厉害。
说真的,生意确实不如以前好做,尤其是卖服装的,受到的影响特别大。
同一条街做生意的,每年都有很多店面倒闭,或者转让。
但是有些行当,比如卖餐饮小吃、日常用品的,很多人依然还在盈利。
只能说,任何行业都有机会,也都有门槛。
很多朋友开玩笑,要辞职去摆摊。
但是这里面的辛苦,未必人人都能够忍受。
摆摊不像上班,没有保底工资,没有五险一金,所有的风险都得自己来抗。
大多数经营者,没有周六周末,除非天降大雨,实在出不了摊才在家休息。
冬天寒风刺骨,手脚都要生冻疮;夏天烈日高悬,时时刻刻忍受着高温,摆地摊没有门面遮挡,更没有空调取暖纳凉,只能活生生的受着。
小本生意终日劳累,那些卖早点的,凌晨三四点就要起床准备食材;卖夜宵的,等最后一拨客人离开,往往已经到半夜凌晨了。
在我记忆中,妈妈为了不耽误白天摆摊,经常早上四五点去批发市场进货。
急急忙忙的去,慌慌张张的回,十分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