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下半年以来,“新零售”这个概念,被炒得火热。别说你对此浑然不知!当然,你成天忙于你单位的工作,那就不能怪你了,你是职场达人。
那么,什么才是新零售呢?
我们个人,有没有啥可以参与的机会?苏宁、京东、阿里,都在全国布局,我是不是也可以赶下这个风口?
毕竟,中国的当下,选择远大于努力!
【巨头的嗅觉】
零售行业第一大巨头,是美国的购物网站亚马逊,美国当今巨无霸FANNG五大公司之一,这个巨头被广泛当做未来12个月内市值能达到1万亿美元并超过苹果的市值。
亚马逊近来一直都在大力推动实体店,2016年斥资137亿美元收购实体店–美国全食超市,此外,还开设了数十家实体书店和快闪店。
2016年底,苏宁开始了它的线下母婴用品大卖场,取名苏宁红孩子,目前已经几十家开张,上百家在建中。
同样也在2016年,中国电商排行老二的京东,宣布3年内开设100万家京东实体店–京东便利店。
看到其他巨头纷纷往线下走,国内线上销售额排行第一的马总的天猫淘宝,着急了。
在2017年在杭州搞了一次无人超市体验店。主要是省了两个低薪售货员的成本,你说无人超市是不是噱头?不知道,这得市场去检验。当然,马总的深意不是我们凡人一时可以揣摩出来的。
此外,根据星图数据统计显示,今年“双11”全网在线总销售额达2539.7亿元,天猫销售额占全网比例66.23%,京东占比21.41%,苏宁易购占比4.34%,唯品会占比3.43%,亚马逊占比1.95%,其他电商平台占比2.64%的样子。我们从另外一个视觉来看下,阿里当初最流行的淘宝,没地方了,不在统计之内。这意味着:个人对个人的C2C网络销售市场,在中国零售行业的退出,至少日渐式微。
马总当然着急了,最近2017年11月20日前后,淘宝入股了拥有几百家门店的欧尚超市,马总这个比较霸气,超市意味着接近全商品零售。
以上,几大巨头的嗅觉和表现,是互联网经济回踩的强大依据。
【趋势的力量】
初步来看,接下来几年,互联网经济可能会从接近30%的全民经济比例,退却到20%以下,这意味着实体店的再次兴起。也意味着这句话:2008年开始线下到线上(O2o),2016年则开始了线上到线下(o2O)的风口。我们将线下用大O来表示,线上用小o来示意。
很明显,零售往线下的回归期,也是互联网经济回踩的年份。
之前互联网经济有了泡沫,共享单车、共享女友都出来了,而且倒闭了,未来五年这泡沫得挤一挤。
【一个风口推荐】
我们看下表,将目前消费主力人群的支出,拿出来看下。
红色的两个大头基本一直维持超支状态,看这个趋势,还会继续增加。所以,按照这个来看,住房市场和教育类市场,可以作为我们选择风口的载体。
对于医疗、养老、消费、旅游、娱乐等等,之前也被媒体炒作过好几年,没看出来多大水花,尤其是这个养老产业,你能从国家拿到养老院牌照?养老基金被无限透支的情况下,吸引你这点民资进场,会带你玩,还是带你赚钱?显然是带你进去垫钱。
在一个号称中产阶级却并不中产的社会中,生存依然是中国未来至少三四十年的主旋律,但绝不会是生活。这句话,就是你的有生之年的绝大部分。
具体到零售市场来看,家电应该属于住房附带产业和娱乐产业,目前另一个被消费者严重超支的领域,是教育,见上图红色的部分。
刚刚都已经讲了巨头的嗅觉,也分析了O2O网线下互联网回踩的新零售趋势,看来这算一个大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