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就在眼前。
7月13日晚,苏宁易购公布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经营性亏损同比大减76.5-79.6%,同时,二季度整体盈利有望达3.1-4.1亿元。高效率、强运营重新上线。
最近半月,苏宁股价突飞猛进,涨幅已超30%,7月9日、7月13日两次封于涨停板,开启15个月来最强行情。用老股民的话说:苏宁厚积薄发,终于傲娇了一把。
要知道,就在苏宁发布一季报的5月初,其净资产873.18亿元,市值只有780-800亿之间,股价超跌太多,被严重低估。
所以,这波上升行情中,苏宁回归价值面,报复性上涨。应了那句老话:势(行情)值(个股价值)不缺,就能福威自操,宸衷独断。
而最近,在苏宁召开的半年度工作会上,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解读了价值回归背后的真正秘诀:
1、服务让用户看得见、感受得到。
针对京东的“J-10%”、“贵就赔”、“极速退”之外,在疫情期,苏宁即时响应,加强直播、离店销售、到家业务的投入,匹配用户需求的变化,粘住用户,让销售规模逆势上涨,搞定了立身、立命的根本。
2、发展零售生态。
的确,苏宁做了30年零售,多样化的业务、多品类的经营,多元化的消费者,内部沉淀下来的用户、数据、技术,供应链等基础设施有了明显的“溢出效应”。
此时,它将这种生态能力开放出来,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共建“英雄联盟”,相互支持,生生不息,就能立住格局。
这样,根本牢固,格局不缺,苏宁才能在大行情下,“好风凭借力,扶我上青云”。
对比之下,京东股票花了3个月才完成这样的上涨,投资人手里的鸡腿都不香了。毕竟,“遇事不明,东哥显灵,策略不通,害怕做空”,美国资本香甜的空气里,也不是每人都能赢。
就像投资天才杰西·利弗莫尔所说:“只有追求的目标恰如其分,那一切才会朝你走来,回报你的正确性。”
用户用户用户,重要的事不止说三遍
“有人就有江~湖,没人只剩浆~糊”这是互联网时代的铁律。
当线下的传统零售转型线上的智慧零售,“推销为王”让位于“爆品为王”,“规模为王”让位于“服务为王”,但最核心的还是“渠道为王”让位于“用户为王”。
疫情下艰难的一季度,苏宁注册会员数达5.78亿,同比增长1.56亿,月度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36.87%,而按Trustdata统计,京东的增长率只有11.1%。其根本就在服务用户,运营用户的效率。
比如,苏宁旗下家乐福,在疫情期照常运营,搞定数千吨生鲜,保证各地供给充足,“菜篮子”不涨价。
同期,苏宁小店虽然不能开门营业,但却变身预售“菜场”。用户只要通过App定菜,可在次日前往门店自取。
而易购App也迅速上线义诊功能,用防疫科普、健康咨询、问诊用药,狠狠积攒了一波人气。
另外,零售云县镇店的王老板还告诉小郝子,3月开始,苏宁的线上大会就号召所有卖家利用直播、推客(类似淘宝客)、拼团等工具挖掘社群消费潜力,抢占朋友圈C位,其结果出人意料。
当时,在线复工复课大行其道,线上社群营销不断,许多店面把打印机、电脑、平板电脑卖到脱销,对冲了门店不能营业的损失,同时,店主们还凝聚了一大批忠粉,让粉丝们在5、6月气温飙升的时候,大买空调、风扇等家电。
显然,一通操作猛如虎,用户心智罩得住。这就像《反脆弱》里说的:“拥有艰难中受益的能力,才是真的有终*极能力。”
结果,一季度,最丧财报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低19%,苏宁销售总规模不仅没有下降,反而逆势增长了2.01%,而线上部分更是增长12.78%,远好于全国网上零售额下降0.8%的状况。这也为二季度扭亏为赢打下了基础。
一句话,马有千里之程,非骑行不能自往,企业有冲天之志,无用户不能腾达。用户就是空气土壤、日月雨露,一切的基本盘,他们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给想要的世界投下选票。
所以,不要把“用户就是上帝”挂在嘴上、贴在墙上,必须在关键时刻,拿出手段,做出响应,成就“有温度”的商业,这样,才能人心所向,所向披靡。
生态“大杀器”
当然,只把用户安排得明明白白还不够,要在血与火的零售修罗场“传奇不息,事业不止”,还得因势利导,运作生态大杀器,组织同盟军齐头并进。
用《创新者的解答》里学究点的说法:基础设施和能力,“不够完美”的,才封闭起来自己做,“好的过头”的,则应该开放出来。己欲立则利人,己欲达则达人。